五一假期,九连涨的标普 500股票配资大全,被汇率抢了风头。
美元承压,亚洲货币罕见暴涨。离岸人民币一度涨破 7.20;港币连续触及 7.75 强方兑换位,香港金管局连续买入美元,捍卫联系汇率制度;新台币更是恐怖,两天累计上涨超过 9%,至 30 关口。
最直接的导火索无非是关税谈判释放积极信号,市场关于"海湖庄园协议"的猜测重燃。"海湖庄园协议"原指特朗普构想的通过多边方式压低美元、提升出口国货币的战略。
为什么新台币突然在亚洲货币升值中唱主角?轱辘慧梳理时间线发现,新台币暴涨之时,恰逢中国台湾与美国 5 月 1 日完成首轮贸易磋商。于是,市场开始"遐想"台币升值可能是达成协议的重要内容。
为此,台湾"央行"于 5 月 1 日、5 月 5 日分别发布新闻稿公开澄清"美国财政部未施压要求本地货币升值",本轮货币升值是由投机交易导致。
中国台湾作为出口导向型的地区,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美元外汇,台湾企业、金融机构苦于利率长期偏低、本地投资标的匮乏,故一直存在新台币与美元之间的套利交易情况。套利逻辑,与日本的渡边太太们类似。
考虑到美元目前正处于长期贬值通道股票配资大全,前期以套息为主要操作方向的市场主体成为此次抛售的力量。从官方新闻稿的表述来看,中国台湾市场上确实出现了美元资产的非理性抛售情况,而这里的美元资产主要指美债。
五一假期期间,美债的确大幅下挫。2 年期、10 年期与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由五一假期前的 3.6%、4.12% 和 4.6% 上行至 3.85%、4.37% 和 4.85% 左右,幅度均在 25BP 左右。
5 月 5 日,彭博披露称"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"将于 5 月 6 日召集部分大型寿险公司开会,以了解汇率风险对公司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。这进一步印证了台湾寿险企业可能出现了抛售美元资产的情况。
结构性错配的"千亿美元"炸弹
从 2000 年初开始,中国台湾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美元外汇,占其 GDP 的 5% 至 7%,如何处理这些美元成为当务之急。而与此同时,当地的寿险公司又面临本地债券资产短缺的困境,规模难以继续扩张,因此两者"一拍即合"。
截至今年 1 月,台湾地区外汇储备高达 1.7 万亿美元(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债券),这相当于其 GDP 的 200% 以上,是台湾债券市场规模的 5 倍以上,寿险公司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。
具体来看,约有 1 万亿美元掌握在私人手中,其中 7000 亿美元具体持有在保险投资组合中。在巅峰时期,寿险公司每年购买超过 500 亿美元的美元资产。他们用新台币发行保单,再拿这些钱投资海外美元资产,利润十分可观。
然而这种"依赖新台币融资但持有美元资产"的策略造成了巨大的货币错配风险。外汇敞口错配程度超过其投资组合的 40%,约合 4600 亿美元,仅此一项就占台湾地区 GDP 的 60% 以上。
这种错配导致中国台湾的寿险行业同时面临三重风险:美元兑新台币贬值导致资产价值下降、货币对冲成本高企吞噬利润、美债收益率走高造成的资本损失。一旦美元贬值或美国利率上升,或导致整个行业出现巨额亏损,甚至会影响台湾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。
如今,天量规模的货币错配就像定时炸弹,正随着美元贬值而引爆。
最后来回顾下本轮新台币暴涨的传导链条:美元进入长期贬值通道——保险公司、企业等进行的汇率对冲及新台币融资套利交易止损,抛售美元资产(主要是美债)——巨额美元资产回流带动新台币升值。
值得警惕的是,如果其继续放任新台币升值股票配资大全,汇率高估的负面效果可能会逐步显现。包括出口萎缩、经济衰退、资产泡沫化等,风险溢出效应亦会影响亚洲其他货币。
广瑞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